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2章 战车(第2页)

“臣征战多年,还从未见过不计生死的绝命冲锋。不管何人为将,士卒一旦损失惨重,是没有一个人敢硬逼着士卒们继续送死的。”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只有哗变一条道了。”文天祥顿了顿说道。

古代战场上,一方士卒的伤亡率达到两成就足以导致全军崩溃了。

而后世一般定义在三成,实际上伤亡过三成仍然不崩溃的军队几乎没有。

除了那支军队……

赵昺点点头,说道:“阿里海牙倘若登6,你们第一军驻地海口,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时间不多了,文相公要早做准备。”

“臣明白。”文天祥道。

“铁丝网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官家,都已经准备妥当。”

“嗯。”赵昺不置可否点头道。

“官家,臣在沿途要道需要挖壕沟的地方已经做好了标记,安放铁丝网的木桩已经打下,随时都可以把铁丝网绑上去。”

“如此甚好,时间紧迫,我等一定要在鞑子来之前布置好一切。”

“臣明白,官家制作的铁丝网真是个好东西,臣曾令人设置了数十步的铁丝网,据臣反复推演观摩,这肉体凡胎是绝对无法越过铁丝网的。鞑子一旦停滞不前,正好为我火枪兵们练练枪法。”文天祥欣喜道。

“文相公,沿途要道以沙袋修建棱堡的情况如何了?”

这也就是赵昺还没有研制出来水泥,只能暂且用沙袋代替吧。

战争即将爆,赵昺也不会让匠人们去研制这个,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搞一些火器、铠甲之类的。

故而,水泥只能等到第一战打完之后再搞了。

所谓的棱堡,就是凸出来一个尖形的堡垒,形状如星星。如此一来,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面,都会遭到防守方交叉火力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棱堡下面的土坡,当敌人进攻棱堡,在土坡上冲锋仰攻的时候,正好是顺着火器的射击线路。

棱堡之外土坡前面再挖上纵横交错的壕沟,并架上铁丝网,鞑子想要攻下来,那就要看阿里海牙舍得多少人命去填了。

等打完这一仗,就让李恩他们开始研制水泥吧。

毕竟这个年代的麻袋也不便宜……

到时候还是用水泥配合藤条或者钢筋浇灌吧。

蒙元又没有火炮,水泥墙足够了。

宋末明初是没有火炮的,所谓的铁火炮就是用陶罐、铁罐等装上火药,然后点燃药捻子,称为:“铁火炮”。

这个时代最远抛射类的武器就是从伊利汗国调来的巨型投石机,又称西域炮,射程可达2oo米。

宋军床子弩除外,这种武器需要3o人操作,最远射程可达15oo米,辽军将领萧挞凛便是在6oo米外被床子弩击杀。

这种武器是射出去的一杆巨箭,又粗又长,可以直接钉在城墙上供士卒攀爬使用。

元末明初老朱用的“火炮”其实是大号的手铳。

根本没有什么前装滑膛炮的存在!

“回陛下,这棱堡利于防守,臣已令人在要道之上,以沙袋堆积一些小型棱堡,棱堡之间相隔不过百步,以作呼应。”

“每个棱堡驻军不过数十人,若蒙元攻击棱堡,定让其损失惨重。倘若鞑子不攻击棱堡,意图绕道而行,我军则可以随时骚扰击杀敌军。”

“结硬寨,打呆仗?”赵昺想起了那位剃头匠的名言。

“结硬寨,打呆仗?官家,这打呆仗是何意?”

结硬寨文天祥岂能不知,但对于打呆仗这个叫法则疑惑地问道。

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指每到一个地方,先想的不是进攻,而是安营扎寨,然后就是雷打不动的动作——修墙挖壕,并且对墙高和壕深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深挖沟,高筑墙,徐图之。

“文丞相,这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赵昺凝视着眼前的琼州海峡,对文天祥说道。

欲消灭敌人,必先保存自己。

这其实是一个笨办法,不过倒也能减少了很多伤亡。

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是一代伟人总结出的作战实践经验,历史已经证明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