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星残萤共映(第2页)

以三十四岁的年龄,终于依依不舍告别战场。

赵禥除去前面夭折的四个儿子,还有三个儿子。

嫡长子赵?,即德佑皇帝,就是临安开门请降的那位。后来虽然遁入佛门,但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前面四个哥哥夭折了,所以排行老六的赵?就成了嫡长子。)

赵昰,宋度宗的庶长子,其生母便是杨太后。

(赵昰比赵?大两岁,但不是嫡出。)

赵昺为第七子。

宋末三帝,宋恭帝赵?投降,宋端宗赵昰落海而死,最后一位皇帝宋末帝赵昺则死于崖山海战。

排行老七,故而在生人面前,武垒等人称呼赵昺为“七少爷”。

客栈门口,上书“天涯第一栈”的旗帜随风飘动。

“这位客官,您里面请。”

头上戴着一顶小二帽,肩上搭着一条白抹布的店小二,正站在门外招揽着生意。

“少爷,您看?”武垒问道。

“本少爷又不挑食,你自己看着办吧。”赵昺对武垒说道。

店小二一看对面来了二十多人,各个骑着良马。

领头的虽然是个少年,但衣着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主儿。

店小二不敢怠慢,连忙迎上去:“众位好汉,里面请,快里面请。敢问各位好汉是打火呢,还是住店?”

古装剧经常看到店小二在那吆喝,打尖还是住店?

至少在明朝以前是没有打尖这个说法的。

宋元时期只有“打火”这种说法。

所谓打火,就是用火石点火做饭的意思。

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军队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十人为一火。

久而久之,吃饭就被称为“打火”。

《木兰辞》中,有一句:“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这个“火伴”指的就是吃一个灶的战友。

《红楼梦》第十五回:“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

人民文学出版社82年3月版的《红楼梦》一书,注解为:“在旅途或劳作中间休息、饮食,俗称‘打尖’。”

“先把你们上好的酒菜准备三桌。”赵昺开口说道。

“得嘞。”

“三桌上好的酒菜。”店小二一看大生意来了,满脸笑容,拉着长腔说道。

说话间,赶紧取下肩膀上的抹布,在三张桌子上使劲地擦拭着。

“少爷,您请坐。”

“都坐下吧。”赵昺说道。

“小二,你们这有冰粥么?”

“有,有,客官您需要多少份?”

“先给我家少爷来一份上好的,其他人一人一碗。”

“得嘞,上好奶酪冰粥一碗。上好冰粥二十八碗。”店小二对着后堂吆喝道。

时间不长,一盘盘红烧肉、炙鸡、鹅鸭排蒸、炖羊、青龙虾,莼菜笋、盐芥、拌生菜等素菜也被端了上来。

饭食极为丰盛。

临近午时,来吃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一时间客栈变得吵吵嚷嚷。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名年轻而又婀娜多姿的擦坐抱着琵琶,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轻声弹唱着。

优美的歌声传来,如翠鸟弹水,又如黄莺吟鸣。

给食客们带来了无尽地遐想,让人甘愿在她美妙的歌声里流连、沉沦。

“擦坐”指的是宋朝时期在酒楼、客栈里面卖唱的歌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