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 碙洲见闻(第2页)

地面干净整洁,居然没有任何粪便?

光着屁股的小孩被大人们抱在怀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握着刀柄,穿着奇怪服饰的兵丁两人一组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巡视。

这兵丁的服饰怎么如此奇怪,从未见过。

远处,几个当值的衙役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喝着茶水。临走摸出两三枚铜子丢在桌上,出“当啷啷”的声响。

喝碗茶水居然还要给钱?

这里和鞑子占领的泉州大不相同啊,莫说喝你碗茶水,就是把你摊子砸了,你又敢说个不字?

唉,果然不一样了,高潜在心里感慨着。正在思索着要不要留下的时候,一道声音传来。

“赵校尉,你们现在这里等着,我先进宫禀告一声。”跟赵有礼一起的一位年轻人说道。

“要的,要的。有劳武百户了。”赵有礼赶忙拱手说道。

天子亲军,御赐单刀,此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赵有礼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不多时,一名小太监小跑着过来传旨,宣赵有礼等几人进宫面圣。

下了早朝的赵昺此时正在勤政殿内写写画画。

铅笔已经做出来了,这玩意还真没啥难的。

画个线或者写个字还真好用。

精盐、沙袋、壕沟、水泥,棱堡、铁丝网……

堆沙袋可是要比挖深沟要轻松的多。

而且沙袋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只要沙袋够厚,连步枪子弹都能抵挡。

野外安营扎寨用无数沙袋堆积的棱堡,可以说坚不可摧。

更不要说连火炮都没有蒙元。

“启禀陛下,仁勇校尉赵有礼等人已在门外候旨。”一名小黄门进来,小声地禀告道。

“哦,这么快,宣。”正在梳理思路的赵昺放下铅笔,说道。

“臣赵有礼拜见陛下。”赵有礼行礼道。

“草民高潜拜见陛下。”高潜也赶忙行礼说道。

至于高潜的儿子和其他两位匠人,直接被锦衣卫挡在宫门外等候着。

“赐座,上茶。”赵昺对旁边的小太监说道。

待赵有礼和高潜谢恩,坐下之后。

“你就是高潜,朕听赵校尉说起,你可是造船世家,技艺高。”赵昺继续说道。

“回陛下的话,草民世代造船,故略懂一二。”谨言慎行的高潜选择了少说多听,以免祸从口出。

“嗯,高潜这一路走来,你有何感想?”赵昺不置可否地问道。

“草民惶恐,若不是这一路亲眼所见,草民实在不敢相信这世上竟有如此一片世外桃源。常言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安民、护民、惜民,假以时日,大宋必然中兴。”高潜道。

不管真假,先给领导戴个高帽子总没有错,何况眼前这位可是一国之君,就算到了王朝末路,也不是高潜一个小百姓能吃罪的起的。

“朕听闻你原本泉州人士,为避鞑子之祸,举族南迁逃至东海。这蒙元残暴,百姓如蝼蚁,朝不保夕。朕且问你,难道我等汉人就该死?朕希望你能留下,助朕、也替百姓打出一个太平盛世。”赵昺毫不拖沓直接对高潜说道。

“陛下恕罪,今日只有草民和犬子一起前来,若陛下不疑,草民打算先返回东海,然后召集族人同来为陛下效命。”高潜道。

高潜回忆着一路的见闻,感叹这里和泉州截然相反,完全是两个世界。又想起赵有礼的话以及大宋官家诚心实意的挽留,此时的高潜心中已经决定留在碙州为赵昺效劳。

“善,若有何要求或者解决不了的难处,可以找赵校尉或者李恩,他们会帮你们解决。”赵昺说道。

“多谢陛下!”虽然不认得李恩是谁,但高潜还是按照礼节道了谢。

“赵校尉,你们先下去准备吧。”赵昺说道。

钢铁、火炮、战车、战船终于都有眉目了。

下一步就该是训练新军了,待到朕的新军练成,先把狗日的鞑子水师灭了。

制水权,不管是在海洋还是在江河,都只能出现一面旗帜——这就是大宋的旗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