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章 兴王到潮(第2页)

“自官家登基两个月以来,我朝形势已然向好的方向展。一个月之前,陛下征集数千名工匠,在碙州东南大炼钢铁,研火器。本王来之前听锦衣卫汇报,此事已经大有眉目,或许这个时候各种火器已经测试完毕。”赵与珞把碙州的情况介绍一番。

“火器?莫非官家打算以火器为主?这火器可是害怕阴雨的。”对于火器文天祥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还停留在大号爆竹,窜天猴的层面。

“哈哈,本王可是亲眼所见这新式火器的威力,丞相未曾亲见,待回到碙州一观便知。”赵与珞笑着说道。

火药害怕雨水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总不能天天下雨吧。

明朝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火器,有哪一件不怕雨水?

有总比没有强太多了。

“前些日子臣已接到官家旨意,今日王爷又是这般说辞,臣岂能不信。”文天祥看着赵与珞说道。

“本王这次奉陛下旨意率两百余艘战船前来,一则是和丞相一起撤往碙洲,二来则是为了漳州之事。陛下听闻漳州之事,龙颜大悦,下旨务必将三位义士一同请到碙洲面圣。”赵与珞点点头说道。

“兴王,臣听闻官家新设了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任命王爷为都指挥使,臣恭喜兴王。”文天祥拱手说道。

“确实如此,这锦衣卫分南、北镇扶司,分属内外。只是创立时间不久,一切还都没有步入正轨。日前,陛下下旨封江钲老将军任南镇扶司指挥同知,这北镇抚司却还一直空缺。另外苏刘义苏任忠兼任权知琼州军州事,陈惟中陈子敬为琼州转运副使。”赵与珞又把朝廷的人事任免说给了文天祥。

“臣在东南,久未在朝,消息闭塞。然,天佑我大宋,漳州合剌普华被诛,陈吊眼部众安然撤退,臣总算是没有负圣恩。”文天祥说道。

“文相高风亮节,为国为民,为我赵氏受苦了。”赵与珞客气地说着。

“王爷谬赞了,臣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文天祥说道。

“文相,陛下听闻漳州之事甚是关心。不知如今黄鹤等人何在?”赵与珞道。

“来人,传黄鹤、丁勇、孟力三人。把合剌普华的人头和印信带上来。”文天祥下令道。

不一会,亲兵托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

木匣放在桌子上打开,一颗早已硝制好的头颅和一枚金灿灿的印章显露出来。

赵与珞站起来,仔细端详着木匣里的头颅。虽然不认得合剌普华,但这鞑子的脸型、面相、牙口和汉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片刻之后,赵与珞又从小木盒里取出一枚用八思巴文篆刻的印章,拿在手里仔细地端详起来。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史称“八思巴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忽必烈至元六年,即公元1269年开始颁行全国。)

“刺杀合剌普华,这也算大功一件,官家的意思是要召见黄鹤等人。这一次就让黄鹤他们一同撤往碙洲吧。”赵与珞说道。

“一切听从王爷吩咐。”文天祥说道。

谈话间,从外面走进来三名壮汉。

“草民黄鹤、丁勇、孟力拜见丞相。”三人对着文天祥行礼道。

“黄鹤、丁勇、孟力,快来拜见兴王。”文天祥伸手指了指一旁的赵与珞,对三人说道。

潮州这么大的动静,黄鹤等人自然早已知晓。三人来之前暗自高兴,一直等候着,听到丞相召见,便即刻赶了过来。

“草民黄鹤拜见王爷!”

“草民丁勇拜见王爷!”

“草民孟力拜见王爷!”

三人依次行礼道。

“哈哈,三位义士快快起来。久闻三位英雄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倘我大宋子民都如三位,何愁不能收复失地。本王受官家旨意此次前来潮州,不知三位英雄可愿意随本王同去碙州?”赵与珞笑着说道。

“但凭王爷做主!”三人本来就为了投靠朝廷,听到赵与珞这么一说,急忙抱拳说道。

“善,官家听闻三位英雄的壮举,龙颜大悦。此次你等三人就随本王回碙州面圣,为朝廷效力再立新功。”赵与珞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